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
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开展“海岸带蓝碳碳汇体系建设”专题科普活动
2021-10-25 11:54:38新闻动态
简介9月15日,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围绕“海岸带蓝碳碳汇体系建设”主题策划开展专题科普活动,来自东海局、重点实验室领导班子成员及技术人员代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天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和学生等共30人,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参加,东海局自然资源调查与科技处负责人莅会指导。
9月15日,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围绕“海岸带蓝碳碳汇体系建设”主题策划开展专题科普活动,来自东海局、重点实验室领导班子成员及技术人员代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天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和学生等共30人,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参加,东海局自然资源调查与科技处负责人莅会指导。
此次科普活动分主题报告和专题研讨两个环节。在主题报告环节,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唐剑武教授和葛振鸣教授,分别做了题为“上海滨海湿地蓝碳定量化及增汇关键技术研究”和“潮滩湿地多界面碳过程及收支研究”报告。在专题研讨环节,与会领导与专家围绕“海岸带蓝碳碳汇体系建设”这一主题,深入研讨了碳达峰碳中和国际国内背景、战略理论、碳汇监测评估方法和体系建设等内容。
重点实验室科普活动是根据部科技发展司《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函》、中国科协等13部门《关于举办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自然资源部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等文件精神和自然资源部东海局统一部署组织实施。作为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普基地,重点实验室科根据当前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紧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科普联合行动”主题,组织研究策划了“海岸带蓝碳碳汇体系建设”专题科普活动,旨在向社会公共传播生态文明知识,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提升重点实验室在蓝碳领域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水平,激发青年学生、涉海企业和基层技术人员的热爱海洋、关注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增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同时也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队伍中来,为实现海洋强国梦贡献力量。整个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进一步加深了与会人员对海洋蓝碳体系建设的认识。(东海监测中心 邓邦平)
标签:
相关文章
- 重点实验室组织召开滨海电厂海洋生态联合研究中心2022年度工作会议暨2023年第一次联席会议
- 赤潮重点实验室组织开展2018年度开放基金重点课题执行情况检查
- 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2023年开放基金课题资助名单已发布
- 聆听人与自然的对话,解码生态保护的“上海故事”——重点实验室联合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单位开展全国生态日主题活动(图文)(图文)
- 2023年科技活动周“科技赋能海洋强国之海洋科技展示体验”主题科普活动在张江人工智能岛成功举办
- 东海监测中心派员参加“北斗/GPS 关键技术及其海洋应用”高级研修班培训
- 东海监测中心参观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馆开展安全生产专题教育
- 重点实验室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纳入2023年度自然资源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
- 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2023年年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沪顺利召开(图文)
- 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开展“海岸带蓝碳碳汇体系建设”专题科普活动
随机图文
重点实验室组织召开滨海电厂海洋生态联合研究中心2022年度工作会议暨2023年第一次联席会议
2023年2月21日,重点实验室滨海电厂海洋生态灾害监测与预警研究团队在上海组织召开了滨海电厂海洋生态联合研究中心2023年第一次联席会议。东海监测中心邀请专家开展“中国海岸带的河口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专题培训
2020年12月23日,东海监测中心组织开展海岸带生态系统监测培训讲座,来自复旦大学的陈家宽教授在主会场为东海局各监测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做“中国海岸带的河口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主题报告,主会场设在东海监测中心5楼会议室,各监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腾讯视频会议的形式参加线上培训,培训由中心副主任纪焕红主持。东海监测中心前往北蔡高级中学开展海洋科普知识进校园主旨讲座
9月16日,东海监测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前往北蔡高级中学,以“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主题,为全体师生开展海洋科普知识进校园主旨讲座,得到师生们一致好评。东海监测中心参观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馆开展安全生产专题教育
2021年7月23日,东海监测中心组织20余名职工参观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馆,开展安全生产专题教育。在一个半小时的参观、学习过程中,针对日常较易发生的灾害、事故进行了系统的知识介绍和应急处置技能的学习。